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看一代教育家──何景賢博士(TLI國際中華語言研習所創辦人)的成長背景,了解他思想的養成,而這一份堅若磐石的理想又是如何在其中成形與落實,並且發揚光大。
何博士生於憂患年代,也發光於斯,成就如斯,其言其行,足以為青年學子典範。
看一代漢語教育家──何景賢博士的成長背景,了解他思想的養成,而這一份堅若磐石的理想又是如何在其中成形與落實,並且發揚光大。何博士生於憂患年代,也發光於斯,其言其行,足以為青年學子典範。
他以華語教育為經緯,刻劃出中華民國逾半世紀的文化發展軌跡。交流對象遍及北美、南美、歐、亞、非、大洋等五大洲;並推廣京劇、崑曲、歌仔戲等國粹藝術。
本書涵蓋TLI(中華語言研習所)辦學特色、教材、教法專論,TLI語言課程更將中華文化融入其中。
除了對大中華圈以外的國家推廣固有藝術文化,也在中港台兩岸三地間致力於華語暢通無阻,何博士提出「以繁釋簡,以簡釋繁,異中求同,互濟共存」的觀念,創編《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同時,對於台灣本土語言的研究亦不遺餘力,歷時十餘年編成《台英辭典》。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頒贈「1995 到1996 年國際風雲人物獎」,以表揚何博士對中國語言學及整合兩岸官方語言的歷史性貢獻成就。
何博士曾說道:「我也有一個夢,我的夢就是TLI 的每一位校友都是促進世界和平繁榮的天使。」他在書中毫不藏私的將TLI辦學理念、方法鉅細靡遺的記錄下來,提供後進辦學者參勉。
本書特色
1.一位華語教育家何景賢博士的口述歷史。
2.台灣文化大使的環球交流實錄,一部台灣近代文化史。
3.國共內戰「西安事變」、兩岸秘密交流實錄「長流計畫」內幕秘辛、第一手揭露。
作者介紹
何景賢/口述
作者為兩岸開創對外漢語教學第一人。出生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畢業於台灣師大附中、淡江大學,後赴美在布朗大學取得語言學博士學位。1958年與安篤思牧師創辦「基督教語文學院」,教授在台外國人漢語,學校後前後更名為「台北語文學院」及「中華語文研習所」。1996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名人傳記中心頒贈「1995-1996年國際風雲人物獎,以表揚他對中國語言學及整合兩岸官方語言的歷史成就和貢獻。
目錄
自 序、TLI創辦人的話 / 中華語文研習所 何景賢院長
推薦序、
〈嘉義鄉親的驕傲〉 / 中華民國監察院長 張博雅序
〈盡心盡責的教育家〉 / 陳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陳履安序
〈不知老之將至〉 /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孫震
〈漢語教育的超級教父〉 / 實踐大學董事長 謝孟雄序
〈神聖的道路與事業〉 /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 陳雲林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北京語言大學黨書記 李宇明序
卷一、1935 - 1947年
童年憶事
記憶中的北京城
我的父親
北京的童年生活
北京十年回顧
卷二、1947 - 1958年
返鄉之途——臺灣
二二八驚魂
回顧二二八
歷史的那一天
寶島的求學生活
農校生活
白色恐怖三十七日
大學——開啟人生的轉捩點
華語教學的啟蒙業師
「基督教語文學院」成立
華語學校的發展
卷三、1958 - 1966年
入伍服役
退役後的華教生涯
更名「臺北語文學院」(TLI)
美國布朗大學進修緣起
布朗大學求學路
布朗大學——室友情深
布朗大學——國際學生會
布朗大學——難忘的求學經驗
卷四、1966 - 1967年
學成歸國
接掌臺北語文學院
中國語文文化培訓團陸續成立
海外青少年暑期返國研習團
印度德里大學成立中國研究系
印度德里大學
TLI的傑出教師
卷五、1967 - 1977年
赴印前的籌備
第一部中國語文教材
TLI與政府的合作方案
香港語文學院成立
TLI的鄉土語言教學
國際友人中國話演講比賽
越南及其他中文研習營隊
國家建設委員會
TLI臺北語文學院改組
卷六、1978 - 1979年
中華民俗才藝大賽
國民黨青工會時期
中山文化學院
中美斷交的預兆
臺美關係二步曲
智庫
「思與言」的緣起與發展
中美文經協會
《美洲版中國語文》新編
卷七、1979 - 1991年
中美破冰之旅 日本後發先至
國際情勢對中文學習的影響
外國友人中華民俗才藝大賽
國際友誼日水上活動大賽及金鷗獎
文化外交起航
作育英才 洋桃洋李
一次關鍵性的會議——香山論劍
※〈憶「香山論劍」何景賢登上大陸〉 / 山明
傑出校友紀思道Nicholas Christof
親愛的家人
訪問張學良
兩岸之窗
北戴河之約
卷八、1992 - 1998年
布威斯達大學及TLI三十七週年校慶
陸媒採訪少帥張學良
香港立法局議員參訪
兩岸漢語語彙文字學術研討會緣起
兩岸漢語文合作研究學術討論會
《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
教育部公函
國際管理研究院
TLI四十週年校慶酒會
TLI立足臺灣 前進中國的里程碑
TLI揚帆日本 / 成立中華語文教育基金會
第六屆——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
《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終審研討會
卷九、1999 - 2005年
國際政教名流分訪TLI
臺灣九二一大地震
國事、家事、天下事
「長流計劃」
榮譽董事長謝求公仙逝
加州「中山文化學院」復校
《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大陸版面世
TLI蘇州校、深圳漢語中心成立
兩岸大專院校——中華文化研習營
卷十、2006 - 2012年
TLI-Live China上線 / 多倫多分校
TLI五十週年校慶暨《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臺灣版面世
舊金山無線臺專訪 / 廣州校成立
TLI漢網學院成立
TLI——中國HSK授權臺灣唯一考點
兩岸長沙經貿論壇
北京TLI建校五十五週年回顧展
十大傑出青年
廣州第六屆兩岸經貿論壇
天津TLI五十五週年校慶 /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
TLI-IUP兩岸對外漢教心得論壇發表會
TLI大學成立
加拿大僑校訪問團
廈門兩岸高校交流
TLI國際校友會董事會成立
TLI校友會暨傑出校友頒獎餐會
創辦人Dr. Marvin Ho:我有一個夢
師大華語教學系所參訪TLI
卷十一、忘年之交——四海之內皆兄弟
謝孟雄 / 實踐大學董事長
卜少夫 / 香港新聞天地雜誌社社長
劉紹唐 / 傳記文學出版社創辦人
范止安 / 新亞洲出版社、新亞洲文化基金會創辦人
蔣彥士 / 歷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教育部長、總統府資政
卷十二、審時圖變,敢為天下先——TLI的辦學特色
TLI的辦學特色
TLI教材的魅力
TLI師資培訓
TLI教學法
語言課上的中華文化
TLI大事記
圖錄一、中國名人會
圖錄二、家族輯錄
妻子的話、〈TLI王國的永恆太陽——漢教之父何景賢〉
後記、〈從王道到經營之道——何景賢的人生哲學〉
序
嘉義鄉親的驕傲——監察院長 張博雅序
中華語文研習所(Taipei Language Institute,TLI)何董事長景賢邀請個人為其自傳《TLI六十史話 漢教之父——何景賢口述歷史》寫序,主要原因係何董事長尊翁何建民博士為嘉義新港人,後來居住於嘉義市。何董事長六十年來致力於華文教學,享譽國際及海峽兩岸,為嘉義的傑出子弟。個人曾任嘉義市市長,又為其嘉義同鄉,所以欣然同意為其著作寫序。
嘉義人開拓激勵 北平人文化啟蒙
何董事長於書中提到,臺灣嘉義早期居民多為渡臺墾荒者,披荊斬棘不畏艱難,開拓新天地,嘉義縣誌也特別記載何父勵學有成的事蹟,何董事長自述他自己的拓荒精神也源於此。之後他創辦中華語文研習所,將華語教學開拓至海外及海峽兩岸,面對再大難題越挫越勇,應該也是嘉義人的開拓精神所致吧!
由於其父親在北京大學任教,所以何董事長幼時居住於北平,悠遊於傳統文化(如國學、京劇)及北平民間技藝表演,而立下個人畢生最大心願「以教授中文為方法,宏揚文化為目的。」應該也是北平文化的啟蒙。
初遇再遇二二八 體認語言力量大
何董事長給人的印象是位溫文儒雅的教育家,但從這本自傳中才知道他曾經多次被捲入政治危難。他十二歲回臺灣後遇到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騷動,年幼的他雖然不懂當時本省籍與外省籍衝突的導因,但是在那緊張的時刻,因為會講閩南語而逃過一劫,讓他感受到溝通與語言的重要性。至一九九一年,由於臺灣政治情勢轉變,政府為還原二二八事件真相成立「行政院二二八事件專案小組」,景賢董事長則以社會公正人士身份擔任七人小組委員之一,並同時為「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委員。最後,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完成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客觀呈現二二八事件的起因與結果。
一九四七年十二歲的他初遇二二八事件,而在四十四年後的一九九一年,五十六歲的何董事長再遇二二八,時空不同,角色轉變,倒是一個很特別的歷史觀照。
書中更提及他唸高中時期白色恐怖的經歷,幸好最後化險為夷,這也是他與政治保持距離,全心投入華語教學的原因之一吧!
由臺北語文學院 帶動世界華語潮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一歲的何董事長和安篤思牧師創立了基督教語文學院,是臺灣第一所民間華語學校,專門教導在臺的外籍傳教士華語。一九五八年更名為臺北語文學院,一九七六年改成財團法人私立中華語文研習所,以華語教學為工具,行國民外交之實,教導外籍人士深入瞭解中華文化內涵。
何董事長特別到美國布朗大學取得語言學碩士學位,並獨創專業的華語教學法。現今電子科技進步及語言學習方式多元,但在當年連一般的教學法都未上軌道,他卻能以結合語法翻譯、直接教學、聽說及視聽四種教學法,針對華語語言特性,創新了華語教學法。尤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讓學生透過情境學習華語,更是不同於傳統之單向教師中心教學法。迄今已有六十多個國家二十多萬學生到TLI學華語,其中許多人成為各國政府領導要員、國會議員、企業界、媒體、宗教界或國際組織領袖、駐臺灣或駐中國大陸使節;甚而世界一千大企業派駐到中國大陸或臺灣的負責人多半為TLI學生。
何董事長夫人朱婉清女士,才情兼具,為出色的記者和女作家,擅長於京劇和崑曲藝術。她擔任行政院組長時曾搶救及保護中國傳統藝術,促成臺灣國光劇團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成立,後亦擔任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她於離開公職後也投入TLI的海外拓展,積極幫助外國大學成立中文教學機構,與海外學校合辦教學課程,到世界各地設立TLI分校,她目前為TLI集團總裁。
TLI迄今在全球五十多個城市設立六十多個分校與教學點(含大學中文合作院系),已培養出五萬多名華語優秀教師。據統計,全世界目前約有四千萬人正在學習華語,尤其美國等西方國家更興起了華語學習熱潮,TLI應該也是一關鍵推手。何董事長在許多場合常提到「教華語是以宣揚中華語言文字精髓,推展國際交流為基礎,終極目的在傳播中華文化,使華語成為國際上的強勢語言。」的理念,我個人對於他的華語教學理念與使命感頗為感動。
編撰兩岸漢語詞典 致力雙方破冰交流
TLI自一九九六年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先後在北京、天津、蘇州、上海、大連、廣州建立分校,並且透過兩岸的研討會探討兩岸語言文字差異問題。何董事長特別致力於編撰大型詞典,為華語奠立基礎工程。他與北京語言學院簽署合作編撰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二○○三年由北京語言大學先行出版(共一千五百四十六頁),TLI於二○○六年九月正式出版《新編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新版詞典全書二千零九十三頁,共二百六十萬字,涵蓋八千個漢字、四萬五千詞彙,其特點反映兩岸華語在字形和語彙上的異同。新版的詞語包括「四不一沒有」、「不沾鍋」等現代常用的詞語,除了讓兩岸民眾了解到兩岸用語的差異,也幫助外籍人士研習中文的方便及語言文化交流。
更值得一提為,何董事長曾於一九六三年起動員TLI臺語教師及臺灣南北兩地臺語專家數十人,和該校語言學顧問主編的《臺英詞典》,耗時七年於一九七○年終於完稿出版,並定名為《臺英詞典》(A Dictionary of Southern Min)問世。因為該詞典的出版,讓語言學習者和外籍傳教士等,得以有效率地學習臺語,在當時學習資訊貧乏的年代,確實是一個新創舉。
一代宗師漢教創辦人 展現華語文化軟實力
二○一○年九月一日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以何董事長為封面代表人物,其專訪主題為「何景賢和TLI在國際華語教學和文化交流的貢獻」,該週刊稱譽何董事長創造了無數「漢教第一」的歷史紀錄, 堪稱臺灣華語文歷史上的頂尖標竿。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提出的軟實力觀念,不同於軍事與經濟的硬實力力量,透過語言這項文化軟實力,同樣可以創造出活躍的競爭力,何董事長做到了!
本書由作者之祖籍、家族、出生、初回臺灣、成長、創立TLI、帶領TLI走向世界、和平使者及比翼雙飛等十二章,描述他從出生於大陸,十二歲後舉家回故鄉臺灣,參與並見證了臺灣政治威權到轉型,經濟由貧瘠到發展,兩岸由敵對、解凍到相互交流,整部自傳宛如一部臺灣變遷發展史。何董事長書生報國赤子之心,躍然於字裡行間,章章精彩,讓我拜讀時欲罷不能,真是一本頗值得閱讀的鉅著,特為之序。
二○一四年一○月一○日
註、張博雅女士曾任嘉義市長、衛生署長、內政部長兼臺灣省主席、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監察院長。
推薦序
盡心盡責的教育家——陳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陳履安序
景賢兄是一位盡心盡責的教育家。
一九六六年景賢兄自美返國接任「臺北語文學院」院長迄今,他淡泊名利,數十年來,一步一腳印的去做他想做的事。
在那個時代,學習中文是屬較冷門的教育事業,直到十多年前中國開始崛起,有意學中國語文的外國人大增,學習中文變成了熱門事業。他以累積的豐富經驗,默默的、陸續在中國各大都巿成立了分院,並奔波各分院督導院務的發展。
他關心每位來學習的人,針對學生的需要,設計課程,我和我內人都曾經在學院上過臺語的課程。在他的學生中,有很多外國政府官員、大使、公使、企業家等等,因為景賢兄謙和有禮,拿捏分寸的待人之道,使不同背景的學生,都能快樂的學習,並且在結業後和他維持很好的朋友關係。
我認識景賢兄四十多年,每次相聚都能感受到他的親切和關懷的心。
註、陳履安先生首任教育部次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長、國科會主委、經濟部長、國防部長、監察院長。
推薦序
漢教神聖的道路與事業——中國全國政協常委 陳雲林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我們勤勞智慧的先人創造了璀璨瑰麗的漢語言文化。遠自人文始祖倉頡造字初啟鴻蒙,到殷商甲骨文形會意,再到質樸感人的《詩經》、《離騷》,乃至後來的魏晉詩歌、唐宋詩詞、元明小說,在在印證漢語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漢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傳承和弘揚漢語文化理所當然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責任。六十年前,景賢先生剛及弱冠,即以敏銳的國際眼光,選擇了向世界推廣漢語,向全球傳播漢語文化這條充滿艱辛但卻無比神聖的道路與事業。六十年一甲子,物換星移,滄海桑田。景賢先生始終如一,不輟耕耘,終於開花結果、桃李滿天下。今天,景賢先生創立的中華語文研習所業已遍布全球,各分校、教學點達四十餘處,畢業校友三十多萬人,培訓漢語教師逾五萬人,為漢語在全球的推廣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我從事兩岸事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我與何景賢先生有過多次接觸,數度交往。令我感佩最深的是,無論兩岸關係如何風雲變幻、跌宕起伏,景賢先生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堅持兩岸屬於同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心致力於傳播漢語教學、弘揚中華文化事業,為加強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融合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泉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令人欣喜的是在欣逢景賢先生八十華誕之際,由臺灣中華書局出版的《TLI六十史話─漢教之父:何景賢口述歷史》一書即將付梓。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景賢先生一生完整的歷程,其中既有兒時在大陸成長的無憂無慮、幸福快樂,也有島內四處求學的刻苦努力、一心向上;既有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漢語文化而不辭勞苦、不懈奮鬥,也有感情豐富、熱情洋溢的真男兒本色。同時,通過這本書,我們還可以看到許許多多鮮活的人和事,感受諸多飽含智慧的哲理名言,近距離接觸兩岸關係風雲際會下很多重要歷史事件。這不僅是景賢先生個人成長、奮鬥、圓夢的歷史,也是兩岸文化同宗、血脈同源的印證,更在某種程度上是中華文化發揚光大、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縮影。
衷心期盼本書能為更多讀者分享,也期待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道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洪流中來。是為序。
註、陳雲林先生曾任中國黑龍江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現任全國政協常委。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320240
- 叢書系列:
- 規格:軟精裝 / 42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1935 - 1947年
我當時好奇的發現,父親的國語,也就是所謂的普通話,在發音及用詞跟我和奶媽、聽差的他們說的話非常不一樣,因為奶媽是北京人,我也習慣說的一口京腔的普通話。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父親說的是「臺灣國語」──也就是臺灣土音。這是我第一次對語音差異之大感到非常的驚奇,並且開始瞭解,父親的普通話實在需要加強。這也是我日後逐漸走向「對外漢教」之路的敲門磚。
北京童年憶事
我是何景賢,一九三五年一月在中國廣州出生,籍貫臺灣嘉義。一歲末跟隨外祖母——北京話稱「姥姥」回到北京,一直待到一九四七年正月,才隨父母回到臺灣。為什麼說「回到北京」呢?因為我的童年憶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我的父親何塗生,臺灣嘉義縣新港人。他十三歲離開老家,到日本求學,一直到十九歲,完成中學教育後,再考入東京帝國大學。
在東京,父親認識了我的母親高寶鏞女士。母親生長在東京大都會旁的橫濱市,在她十九歲的時候,外祖父母攜四子二女舉家遷回廣州,因為他們原籍廣東省中山縣。在戀人高寶鏞離開日本以後,父親才發現自己無法抵抗相思之情,應追隨而往。因此,他來到廣州唸書,那是一九二八年九月的事。
父親原於日本帝國大學就讀經濟系一年級,此時,決定再次渡洋赴中,準備進入廣州中山大學。就在那個時候,他遇到了另一位插班生謝求生先生,他在上海東吳大學唸完法律系一年級後,亦欲轉讀廣州中山大學。於是,兩人相約共同拜會中山大學法學院何院長。當何院長知道他們是中山大學唯二的臺灣人,於是給予特別的照顧,也立刻為兩人預定考試日期,而當時的考場就在法學院院長辦公室。
何塗生考的是經濟學,謝求生考的是政治學。那天考完後,雙雙錄取。
當時中山大學法學院開設的系所是政經系——政治經濟系,謝求生進入政經系的政治組,何塗生則在經濟組,兩個人就此成為同學。
在法學院何院長特別照顧之下,先父與求生先生一起住進了「留學中國」(當時臺灣是日本屬地)空餘辦公室改建成的免費宿舍,就在那裡開始三年留學中國的生活。
一九三一年,先父何塗生於中山大學畢業。一畢業,馬上跟先母——高寶鏞女士完成婚禮。
春季到了,這是一個萬物都充滿生機的季節,那麼在這個季節中養生很重要,相信很多人有胃病,而春季就是調理養胃的好季節,當然並不是讓大家去吃藥,而是想說大家可以選擇食療的方式來補充調理,蘿媽最近也在研究,想通過最最簡單的方式來食療,如果通過平常中式食療的辦法,其實最終做出來的步驟一定很繁瑣,相信很多人最終還是會選擇放棄,所以蘿媽就想通過西式的做法來製作食療的食物,還真別說,蘿媽研究出來了。 ... 這就是蘿媽製作的一款小蛋糕,別看它只是小蛋糕,這是蘿媽首創養生+蛋糕,蘿媽只說一遍:一款可養胃的食療小蛋糕,而且製作的時候根本不需要麵粉,超級簡單快手!它用的材料是也很簡單,只需要山藥和紅棗,當然再加上一個雞蛋即可製作,簡單吧? 我們都知道山藥是很養胃的食物,對於平時胃不好的人來說,山藥可以多吃一點,但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山藥中和紅棗一起,可以增強胃的吸收,從而更大化山藥的養胃作用,因為紅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這是可以促進人體吸收的作用。那麼我們也話不多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製作吧! ... 【山藥紅棗養生蛋糕】 製作材料:鐵棍山藥1節:約50克,雞蛋1個,紅棗20克(量可根據製作多少個調整) ... 製作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先把山藥削皮後,然後清洗乾淨,紅棗先對半切,把核去掉。 PS:山藥削皮的時候一定要戴上手套,避免皮膚接觸,不然皮膚會發癢。 ... 2、把破壁攪拌機準備好,然後把切好的山藥和紅棗一起放進攪拌機中,再打入一個雞蛋。 ... 3、通電後,把全部材料直接打碎成黏稠的蛋糕糊,最好打到全部都破碎為止,如果由一些個別的紅棗無法打碎就算了,我家的機器可能老化了,有些紅棗就是打不碎。 ... 4、把蛋糕紙杯準備好,打碎的蛋糕糊取出來倒入紙杯中,然後抖一抖,先靜置一下。然後可以放進烤箱烤150度火,烤20分鐘左右。 當然了如果家裡沒有烤箱,也可以不用烤箱,準備一個蒸鍋,直接在蒸鍋中大火蒸20分鐘即可出爐。 ... 這道養生食療的小蛋糕就做好了,可能很多人想問蘿媽不加糖能吃嗎?其實因為紅棗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甜味,所以不需要另外加糖了,所以這款蛋糕除了能夠養胃外,還可以當減脂餐。 很多人可能又問紅棗卡路里很高,吃了會發胖的,其實大家不用擔心,正常100克干紅棗差不多含300大卡,而我們只用20克大概為60大卡,可以製作2份,所以每一份中紅棗只含大概30大卡,加上山藥,大概一個蛋糕只含有50大卡,人一餐只要攝入不超過400大卡的熱量,都能正常被新陳代謝掉。 ... 所以,如果你喜歡的話,那麼就行動起來吧!春季到了,如果胃不好,就給自己加點小零食,平常吃吃小零食,還能養胃,何樂而不為呢?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了解更多餐飲品牌加盟信息,品味各地的美食風采。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L2nz5yL.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6340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豐原小兒過動改善中醫診所大里容易冒汗看什麼科西屯壓力大中醫推薦
太平區大量出汗看什麼科 大里手抖中醫推薦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北屯自律神經失調看什麼科 潭子失眠睡不著看什麼科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北屯呼吸困難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里頸部緊繃酸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ptt推薦的中醫診所北屯大量出汗看什麼科 太平區不用安眠藥治療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許多人都在間中醫診所看好的
留言列表